全员设备管理,引领员工思想和行为的转变(二)

全员设备管理
引领员工思想和行为的转变

NO.2
行动突围:全员参与筑牢安全防线
走进特钢炼铁厂高炉维修工段,映入眼帘的是一派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:点检人员正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设备检查、技术人员通过数据分析精准预判潜在故障、高炉系统在精心维护下持续稳定运行……这一系列令人欣喜的转变,源于工段深入推进全员设备管理的成果,特别是专业点巡检班组的组建,为设备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维修班长那俊辉至今仍清晰记得专业点巡检班组成立初期的场景:“那时候我们就像救火队员,整天疲于奔命地处理各种设备隐患,常常连轴转十几个小时。”他翻看着去年的工作日志,语气中带着感慨,“但随着全员设备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,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——隐患数量越来越少,高炉连续稳定运行时间也创下了新纪录。”
最让那班长欣慰的是,如今连操作人员都练就了一双“火眼金睛”。“现在有好几起设备隐患都是操作员在巡检中率先发现的。”他笑着说,“这种全员参与的预防性维护模式,让我们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。”
NO.3
协同攻坚:跨岗位联动织密防护网
在特钢公司炼钢车间,液压工孙雪涛正与生产部门的操作工仔细核对设备运行参数,两人不时在点检表上做着记录。这样的场景,如今在车间里已随处可见。
“以前的工作总是处于被动应对状态。”孙雪涛说,“每天守着报警系统,哪里出了问题就赶去哪里抢修,很少与其他工序的同事深入交流。”

如今,这种“各扫门前雪”的工作模式已被彻底改变。孙雪涛主动打破岗位壁垒,每天到岗第一件事就是与各工序操作人员交流设备运行状况,并收集设备运行数据,通过数据分析提前发现设备潜在隐患,从而减少设备突发故障带来的损失。
孙雪涛感慨地说:“通过全员参与设备管理,现在每台设备都能保持最佳运行状态,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。”


跨岗位联动织密防护网




从“被动维修”到“主动预防”,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全员参与”,特钢公司全员设备管理的实践表明:设备管理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文化问题。当每一名员工都以“守护者”的姿态对待设备,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便有了最坚实的保障。

END
文 丰
河北文丰实业集团

开拓创新 | 拼搏进取 | 与时俱进
文字:王美艳
图片:杨晓宇、马馨玥
美编:李泽炜
审核:肖树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