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员设备管理,引领员工思想和行为的转变(一)

全员设备管理
引领员工思想和行为的转变


螺栓松动能被操作工一眼识别、冷却水异常能在30分钟内闭环处置、设备隐患发现数量同比翻番……自特钢公司推行全员设备管理以来,一场“人人都是设备管家”的实践热潮席卷生产一线。据统计,2024年设备隐患自主发现率提升90%、平均故障处理时间缩短了20%、员工设备改善提案同比增长155%、吨钢的维检费用比2023年降低了13元。这些亮眼数字的背后,是一支由一线员工组成的“设备守护者”队伍的辛勤付出。他们用专业与热忱构筑起设备安全运行的坚实防线,实现了从“被动接招”到“主动破局”的思维跃迁,完成了从“事后应对”到“事前预防”的行动升级。

NO.1
思想破冰:从“要我管”到“我要管”
设备管理曾是维修人员的“专属职责”,而如今在特钢公司,它已成为每位员工的“分内之事”。

“过去,我的想法就是‘设备能转就行’。”特钢动力厂高清林坦言。然而,全员设备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彻底改变了他的观念,让他深刻认识到设备管理是每位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正是这种责任意识的觉醒,使他在日常巡检中敏锐地发现了35KV配电室电缆头异常放电的重大隐患,成功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。“那段时间,我几乎每天都泡在现场,设备的任何异常都逃不过我的眼睛。”说到这里,高清林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。
这样的转变在特钢公司比比皆是。在2号电机耦合器抢修现场,特钢炼铁厂上料班长张福东仅凭异常油渍就判断出易熔塞故障,为抢修赢得宝贵时间;在E3传动柜前,特钢带钢厂电工王凯及时抢修漏水故障,确保生产一刻不停;在圆坯大包转台旁,特钢炼钢厂设备管理员张奇通过日常巡检及时发现齿轮偏移隐患,避免了重大设备事故……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成效背后,正是全员设备管理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。

“全员设备管理理念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。”张福东班长深有感触地说,“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,记录设备各项运行参数,这已经成为我雷打不动的工作习惯。”他指着工位上厚厚的一本设备点检记录本补充道:“看着这些数据帮助团队避免了一次次故障,那种成就感是金钱买不到的。”
设备管理员张奇同样经历了“脱胎换骨”的变化。“这不仅是技能的提升,更是思维方式的革新。”他说:“从最初对设备管理的盲目摸索,到如今能够有条理地制定每周重点工作计划,我不仅掌握了设备管理的科学方法,更重要的是,我现在能深刻理解到,设备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、不断优化的工作,而我肩负着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使命。”

从“要我管”到“我要管”





END
文 丰
河北文丰实业集团

开拓创新 | 拼搏进取 | 与时俱进
文字:王美艳
图片:杨晓宇、马馨玥
美编:李泽炜
审核:肖树宏